電爐爐外排煙方式
電爐熔煉時從電爐第4孔或第2孔涌出的一次煙氣,被電爐爐內排煙裝置所捕獲,良好的排煙裝置可以捕獲約以上的一次煙氣,但不能捕獲電爐在加料、出鋼、兌鐵水時的二次煙氣以及電爐熔煉時從電極孔、加料孔和爐門等不嚴密處逸于爐外的二次煙氣,二次煙氣通常具有突發性和排放無組織性,且易受車間橫向氣流的干擾,只有依靠電爐爐外排煙裝置進行捕集,常用的爐外排煙有屋頂罩排煙和密閉罩排煙等形式。
一、屋頂煙罩排煙
屋頂煙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因不受電爐工藝設備布置的限制、不妨礙電爐車間各生產設備的工藝操作和維修而被廣泛采用。圖2-3是將電爐頂部范圍內的廠房屋架加以合理的圍檔形成排煙罩,它的主要作用使電爐在加料和出鋼等過程中瞬間所產生的大量含塵熱氣流煙塵,即二次煙氣貯留在廠房屋架內,然后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內有組織地被抽走。被抽走的粉塵粒徑細小,多在0.1-5μm之間。
所以屋頂煙罩的捕集效率設計要顧及熱氣流的上升速度和車間橫向氣流的干擾,有條件時 好將電爐平臺以上的車間建筑物側3個方向加設擋風墻(圖2-3),同時電爐車間的廠房四周 做到密閉、不讓煙氣從廠房四周外逸。另外煙罩結構形式的設計應與建筑密切配合,做成方棱錐體或長棱錐體,錐體壁板傾角以45-60°為佳。
屋頂煙罩內時兼有廠房的通風換氣作用。
二、密閉罩排煙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電爐煉鋼工藝朝著高功率或功率發展時,電爐密閉罩便開始被并投入使用。因密閉罩將電爐與車間隔離開來,電爐冶煉時產生的二次煙氣被控制在罩內,而且又不受車間橫向氣流的干擾,所以密閉罩不僅對電爐二次煙氣的捕集效果好,而且排煙量也較屋頂煙罩少35%左右。 為重要的是密閉罩對功率電爐產生的弧光、強噪聲和強輻射等的吸收和遮擋,都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使在電爐密閉罩外周圍的噪聲由原115dB(A)下降到85Db(A),減少了電爐冶煉中對車間的輻射熱。
密閉罩主要由金屬框架及內外鋼板(內襯隔音消聲材料)和多個電動移門等組成,密閉罩的結構設計應與電爐工藝和土建密切配合,根據電爐工藝的布置情況和操作維修要求進行設計。
人們通常將密閉罩稱呼為“狗窩”和“象宮”。圖2-4密閉罩在天車之下,電爐加料時,密閉罩頂部打開,由天車將料藍放入密閉罩內,因這種密閉罩體積相對較小,常被稱為“狗窩”。圖2-5是將加粒天車放入大的密閉罩內,加粒時通過活動墻板的開啟進行,因這種密閉罩較高大,常被稱為“象宮”。甚至有的“象宮”做法是將電爐周圍包括電爐上方的屋頂廠房全部封閉起來,其 大的特點是:電爐加料、出鋼等煙塵包括熔煉時逸出的煙塵均通過“象宮”被抽走。密閉罩一般不宜太小,以免罩內溫度過高,影響電極導電性能。

